2007年5月21日星期一

于丹与黑猫心得

向大众普及古代经典,提升大众的文化素质,是很有意义的工作。在今日价值混乱的世界华人文化圈中传布儒家思想,更是许多有心人想做的事。
李泽厚说于丹是个布道者。作为一个布道者,对所布的“道”必须有一定的认识。于丹的问题是,解释《论语》章句时,犯了太多错误,而且很多是一些粗浅得可笑的错误。譬如,“唯女子与小人难养”竟然被于丹女士说成是“女人和小孩子都是有着相同的心性的,有时候可能让男人捉摸不定。”
诸如此类的古典音乐变奏创作,在于丹文中俯拾皆是,所以很多学者说她不懂《论语》,进而质疑她布道的资格。中国历代的文化精英,两千多年以来,不断的研究争辩,对《论语》章句的解释,已达到一定程度的共识。
于丹这类望文生义式的常识错误,若被强说成是个人对《论语》的独特诠释,那就太没有知识良知了。所以,就连努力向后仰来挺她的李泽厚,也无法替她辩护,只好尽量以若无其事的语气,清描谈写的说:“十几处错误不算什么”。
杜维明说他反对太离谱和肢解性的诠释,“毕竟,弄懂原意是基础,在此基础上的理解和心得才是个人的事情。如果第一步出了问题,则有损文化的纯正性和承袭性。”
于丹偏爱一些流行的充满“诗意”的 词汇,更爱用一些有“深意”的哲学或宗教术语。譬如佛家的“觉悟”“活在当下”,讲法似是而非,不远但不中。识者莫不听得满腹狐疑。直到她一本正经的说:““三界为前世、今世及下世。”,大家才恍然大悟,乖乖!这位小妹妹的话,不可当真。大乘佛学三界之说,是基本的佛学常识,说的是佛教宇宙观的三个层次,或者说是存在被分为相异的三个层次,这三界就是欲界、色界与无色界。
于丹说:“我对《论语》是只言片语、非学理化的阐述……《论语》也可以这样庸俗化地阅读。我没备课,就是冥想,拿着杯水,想如何把《论语》里做人的道理匹配点故事,拿张白纸,这边是一主题词,那边是一点小故事,鼓捣到一起。”
天呀!没有“备课”就敢上国家电视台,煞有其事的一讲就是七天,讲得又不是她的专长,所以,人人都说她大胆。
看来,于丹并不甚在意孔子真正的学说,而是把一些容易讨好听众的“心灵鸡汤”之类的小故事,与《论语》章句牵强拉扯在一块充数,难怪有人说她挂羊头买狗肉。
德国汉学家顾彬说:“要了解孔子,总不能通过于丹了解孔子吧。”
英国汉学协会会长司马麟说:“解读经典的人要注意,不能把虚构创作和历史混为一谈,让人辨不清真假,结果误导了观众。”
看来,“于丹讲的不太像是孔子的学说”似乎是现在学术界的共识。
挺于丹的,大部份是不懂先秦诸子的普罗大众。听说,很多人听了她的演讲后都有所启发。在市场经济社会,文化也是消费品,只要消费者满意,管他是孔子还是黑猫!
早报论坛 2007年4月9日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