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郭宝昆说过,剧作者应该有勇气去 confront 观众。当时不明白他的意思,放在心里嘀咕了很久。
- 我看到的艺术工作者,迎合观众唯恐不及。Confront 观众!那不是反行其道吗?
- 现在想起来,猜想他指的,大概是观众意识内的那道柏林围牆。那道横隔在意识与潜意识的牆。那道由禁忌,意识形态,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道德(包括了固有的審美观)所筑成的牆。换言之,也就是整个意识的抑制机制。
- 有志的艺术工作者应该有胆量去沖撞这道墙,企望能冲倒某个墻脚,把光带进原本黑暗之处。
- 当然,这样做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的。
- 首先你将引起观众的反感,甚至激起他们的愤怒。因为你闯进了他们的 comfort zone。擾乱了他的安宁,冒犯了他们的“尊严”,非常不爽之余,他们會拾起石头对你猛抛。
- 要能撞破墻的一角,而又受到观众欢迎,实在不容易。
- 这种把戏,玩得最漂亮的首推李安。“喜宴”是最佳例子。“断背山”与“色戒”都引起不少反弹。
- 撞墻的目的不一定是想破坏或改变即有秩序,更重要是促进观众对人性更全面的了解与真实的体验,这相信是所有人道主义者的志业吧!
2008年11月20日星期四
札记 - 美3 (撞墙)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4 条评论:
贼个嘛,我是这样觉得嘀:
撞墻之后首先激起观众的不一定是愤怒。可以是惊讶、兴奋等七情六欲。
正因为“撞墻的目的是促进观众对人性的了解与体验” 而在一种米养万种观众下,人性的了解与体验便有了万种姿态,所以撞墻的胆量是在这里受到挑战,而不是因为comfort zone。
: P
赞同楼上的~
我撞墻,撞墻,撞墻,撞墻,撞墻, 死了。。。呜呜呜
坐老大,你不要撞墻,撞墻, 死了,你还有一道题没做,在“莫洛迪的漫画”里。
哈哈哈,接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