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真的到了需要执行实名制的时候了?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纽约客》杂志的这句名言广为流传,甚至被视为网络自由的宣言。从互联网诞生之初,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网络是可以尽情狂欢的一片天地,在这里,大家可以不露身份地畅所欲言。
不过最近,美国的几家大报如《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以及著名的政治新闻类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纷纷表示,要考虑修改他们网络版报纸的评论政策,将在近期推出有关实名评论的措施。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真的到了需要执行实名制的时候了?
匿名是把“双刃剑”
一直以来,美国政府对于网络言论限制很少,只有涉及有组织犯罪和性犯罪的言论会被警方监控。然而,匿名制带来了更大程度上的自由,但也带来了污言秽语和煽动性言论。匿名在保护言论自由的同时,似乎也成为一种网络伤人工具。
还记得美国网络暴力第一案吗?3年前,美国密苏里州49岁的妇女洛瑞·德鲁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因为在网上用虚假身份发言而锒铛入狱。她为了报复与自己女儿吵架的13岁女孩梅甘·迈尔,与女儿在MySpace上冒充名为乔希·埃文斯的男生,对梅甘恶语羞辱,并带动一批不明就里的网民加入辱骂行列。最后,这个不堪网络言论侮辱的小女孩在自己的房间上吊自杀。2007年,该事件的主导者洛瑞被判处3年监禁。
也难怪《迈阿密先驱报》的专栏作家莱昂纳德·皮茨说,匿名原则已经令一些论坛成为“粗野、偏执、刻薄和低级趣味的天堂。
正是为了应对这类匿名评论带来的伤害,未来几个月,《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以及其他一些美国媒体开始考虑要求评论者先注册,提供一些个人信息之后再发表评论。一些网站和有名的博客干脆关闭了论坛。
“随着互联网的成熟,发表评论将不再是匿名的。”《赫芬顿邮报》的创始人之一玛丽安娜·赫芬顿对网络实名制的推行充满信心。
反对:以自由的名义
然而,在美国如此注重言论自由的国家,推行网络实名着实不易。
其实,在3年前,率先提出网络进入“Web2.0”时代概念的蒂姆·奥莱利和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斯就曾分别推出7条“博客行为准则”,内容都不约而同地提到:禁止匿名评论。
然而几年过后,匿名评论并没有消失,“行为准则”形同虚设。
在美国人的观念中,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的权利。美国各大新闻网站推行实名制的做法,引来美国网民的激烈反弹。有人认为实名制是言论自由的悲哀,一位自称律师的网友留言说,无论网友们的评论多么苛刻或具有攻击性,这毕竟意味着网络评论是“完全的开放、自由、民主的辩论”。他担心,新闻网站的实名政策“将使网民的意见趋于一致”。
而另一些人则担心,由于公开个人信息而导致的安全问题。“网络评论是为了交流意见,不是交流作者信息。”一位纽约网友表示,他曾经在一个有关枪支管制的博客上使用真实姓名发表看法,事后竟遭到多次威胁。
有限实名或是一种出路
不管怎样,互联网早已不仅是一个“个人媒体”,而是一个“网络社会”。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努力让网络世界变得更加真实。早在2002年,韩国政府实行网络实名制的措施提出后,和美国一样,也曾引发关于“侵犯个人隐私”、“限制言论自由”等激烈争论,这一措施的推行也几度搁浅。不过,经过数年的实践操作并不断完善之后,韩国民众已经普遍接受网络实名制。
“韩国人早已习以为常,就像你去银行需要填写用户名和密码一样。”目前在韩国留学的周昕对本报记者说。其实,韩国的网络实名制是一种“前台匿名,后台实名”的“有限实名制”,网民在网络留言、建立和访问博客时,必须先登记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通过认证方可使用。而为了保护信息发布者的隐私,网民只要通过认证,就可以用代号、化名等替代真实姓名在网上发表信息。
作为世界上首个强制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韩国的成功给美国以及世界上其他仍在争议网络实名制的国家树立了一个范例.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纽约客》杂志的这句名言广为流传,甚至被视为网络自由的宣言。从互联网诞生之初,人们自然而然地认为网络是可以尽情狂欢的一片天地,在这里,大家可以不露身份地畅所欲言。
不过最近,美国的几家大报如《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以及著名的政治新闻类博客网站《赫芬顿邮报》纷纷表示,要考虑修改他们网络版报纸的评论政策,将在近期推出有关实名评论的措施。
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真的到了需要执行实名制的时候了?
匿名是把“双刃剑”
一直以来,美国政府对于网络言论限制很少,只有涉及有组织犯罪和性犯罪的言论会被警方监控。然而,匿名制带来了更大程度上的自由,但也带来了污言秽语和煽动性言论。匿名在保护言论自由的同时,似乎也成为一种网络伤人工具。
还记得美国网络暴力第一案吗?3年前,美国密苏里州49岁的妇女洛瑞·德鲁从没有想过自己会因为在网上用虚假身份发言而锒铛入狱。她为了报复与自己女儿吵架的13岁女孩梅甘·迈尔,与女儿在MySpace上冒充名为乔希·埃文斯的男生,对梅甘恶语羞辱,并带动一批不明就里的网民加入辱骂行列。最后,这个不堪网络言论侮辱的小女孩在自己的房间上吊自杀。2007年,该事件的主导者洛瑞被判处3年监禁。
也难怪《迈阿密先驱报》的专栏作家莱昂纳德·皮茨说,匿名原则已经令一些论坛成为“粗野、偏执、刻薄和低级趣味的天堂。
正是为了应对这类匿名评论带来的伤害,未来几个月,《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以及其他一些美国媒体开始考虑要求评论者先注册,提供一些个人信息之后再发表评论。一些网站和有名的博客干脆关闭了论坛。
“随着互联网的成熟,发表评论将不再是匿名的。”《赫芬顿邮报》的创始人之一玛丽安娜·赫芬顿对网络实名制的推行充满信心。
反对:以自由的名义
然而,在美国如此注重言论自由的国家,推行网络实名着实不易。
其实,在3年前,率先提出网络进入“Web2.0”时代概念的蒂姆·奥莱利和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斯就曾分别推出7条“博客行为准则”,内容都不约而同地提到:禁止匿名评论。
然而几年过后,匿名评论并没有消失,“行为准则”形同虚设。
在美国人的观念中,言论自由是宪法赋予的权利。美国各大新闻网站推行实名制的做法,引来美国网民的激烈反弹。有人认为实名制是言论自由的悲哀,一位自称律师的网友留言说,无论网友们的评论多么苛刻或具有攻击性,这毕竟意味着网络评论是“完全的开放、自由、民主的辩论”。他担心,新闻网站的实名政策“将使网民的意见趋于一致”。
而另一些人则担心,由于公开个人信息而导致的安全问题。“网络评论是为了交流意见,不是交流作者信息。”一位纽约网友表示,他曾经在一个有关枪支管制的博客上使用真实姓名发表看法,事后竟遭到多次威胁。
有限实名或是一种出路
不管怎样,互联网早已不仅是一个“个人媒体”,而是一个“网络社会”。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努力让网络世界变得更加真实。早在2002年,韩国政府实行网络实名制的措施提出后,和美国一样,也曾引发关于“侵犯个人隐私”、“限制言论自由”等激烈争论,这一措施的推行也几度搁浅。不过,经过数年的实践操作并不断完善之后,韩国民众已经普遍接受网络实名制。
“韩国人早已习以为常,就像你去银行需要填写用户名和密码一样。”目前在韩国留学的周昕对本报记者说。其实,韩国的网络实名制是一种“前台匿名,后台实名”的“有限实名制”,网民在网络留言、建立和访问博客时,必须先登记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通过认证方可使用。而为了保护信息发布者的隐私,网民只要通过认证,就可以用代号、化名等替代真实姓名在网上发表信息。
作为世界上首个强制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韩国的成功给美国以及世界上其他仍在争议网络实名制的国家树立了一个范例.
1 条评论:
老友记,快D整理成文去投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