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8日星期二

吴大地:制约网络匿名的弊病

 (联合早报 言论 2011-06-28)
吴大地
时不时就有民众呼吁,学校应该加强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实在太重要了,确实有必要时时一再强调。长远来看,不论对社会还是个人,人格品德的培养,肯定比知识的灌输,重要得多。
可是,课堂上的道德教育,究竟有多大的效益?老实说,没人说得清楚。
一般认为,言教不如身教,父母长辈,良师益友的日常行为榜样,往往比正式的学校教育,对孩子的行为更有影响力。
然而,凡是有十多岁孩子的父母都知道,社会的大环境,时下的流行文化,对青少年,却有更深远的影响。
当今这个“面簿世代”( Facebook Generation )的青少年,可说是同时生存在两个社会之中:一个现实社会,一个网络社会。对那些无时无刻不在推特或面簿谈天的网络青少年生而言,这两个社会之间,究竟哪一个比较重要,或更真实,实在很难说。
所以,谈到道德教育,肯定不能忽视网络社会这个环节。
令人担忧的是,这个网络社会的文化,正日趋沉沦,成了谎言、谣言、流言、秽言污语各种网络暴力的渊薮。想到许多正处在人格可塑性最高的青少年,终日浸泡在这潭污水之中,令人不寒而栗。
最近,我有一个典型的网络遭遇。
大选过后,余温未散,某个网络论坛上关于民主政治的辩论,沸沸扬扬。刚好一位知名的中国教授在《联合早报》发表了一篇关于民主的文章,我顺手把它转贴在该论坛上,让一些几乎是不读主流报章的网民参考。不料竟引起其中一位网民的不快,破口大骂。不是骂我,而是骂那位无辜的教授。言辞凌厉,说他只会逢迎权力,“没有道德底线,永远是为权力抬轿的奴隶。将来如果反对党上台,他会照样吹捧”。
      我看到大吃一惊,连忙指出这位学者是国际著名中国问题专家,对当局向来有弹有赞。还提供了该教授的博客网址,上面有他以前许多批评政府的文章。岂知这位网民还不肯罢休,进一步指出这位教授是在政府资助的研究机构工作,拿人钱财,自然不算是独立思考的研究者。就这样信口雌黄、毫无根据地质疑了学者最珍惜的学术独立性与尊严!
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位网民在后来的帖子上坦诚地说,她只读过这位教授的一篇文章。她上论坛,旨在“灌水”(胡扯发泄),完全不觉得有义务去查证自己言论。而且她相信那位教授不会在意网络上的言论,还奉劝像我这类一本正经的人,如果要上论坛“玩”,必须调整心态云云。

匿名制造成网络社会乱象  

对不熟悉网络社会的人,这可以是一个文化震荡。据我所知,这位网民,是一位颇有文学修养的中年女性,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位相夫教子的贤妻良母,可是一上了网,套上一个匿名面具,居然变成另外一个人。这正是网络社会的可怕之处!套上一个面具在虚拟的街头肆意胡闹,人不良善的一面,在这种近乎无法无天的环境中,毫不受控制地被放大了。
一个成年人,或许还有能力掌控这种分裂的人格游戏,至于那些年轻网民,长久身处在这种情境中,对其人格成长会有什么影响,实在很难逆料。
相信大家都知道,匿名制是造成网络社会这种乱象的主因。
匿名制带来了很大程度上的自由,但也带来了污言秽语、恶意的谣言、煽动性言论,冒名发言,成为一种伤人工具,令网络成为粗野、偏执、刻薄和低级趣味的天堂。
网络暴力造成的心理甚至性命的伤害,例子比比皆是。这个趋势,早在关心网络发展人士的预料之中。在三年前,率先提出网络进入”Web2.0”时代概念的蒂姆·奥莱利(Tim O’Reilly)和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斯(Jimmy Wales)就曾分别推出七条“博客行为准则”,内容都不约而同地主张禁止匿名评论。
这类匿名评论带来的伤害,近来在国际上越来越受到关注。据知,《华盛顿邮报》和《纽约时报》以及其他一些美国媒体已经开始考虑要求评论者先注册,提供一些个人信息之后再发表评论。一些网站和有名的博客,干脆关闭了论坛。
美国政府最近发布的《网络空间国际战略》报告也说“数字世界将不再是一个没有法律约束的疆域。”

早在2002年,韩国政府就实行网络实名制。措施提出后,和美国一样,也曾引发关于“侵犯个人隐私”、“限制言论自由”等激烈争论,而这一措施的推行也几度搁浅。不过,经过数年的实践操作并不断完善之后,韩国民众已经普遍接受网络实名制。
韩国的网络实名制是一种“前台匿名,后台实名”的“有限实名制”,网民在网络留言、建立和访问博客时,必须先登记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通过认证方可使用。而为了保护信息发布者的隐私,网民只要通过认证,就可以用代号、化名等替代真实姓名在网上发表信息。
在互联网上,如果我们想要复制人类社会珍贵的人文素质,看来有必要重新审视匿名制的利与弊。
作者是自由撰稿人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