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早报 2011-06-14)
● 吴大地
方向盘
历史证明,资本主义经济创造财富以及幇助民众脱贫的威力,是无可质疑的。可是,它在道德上,却是中性的。这一经济工具,落在贪婪自私者的手中,很容易就变成了压榨弱势社群的利器。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把生产工具置于国家手中,以便公平地分配资源。从道德角度来看,确实是崇高的理想。不过,它却压制了企业精神,并完全忽视了人类利己的驱动力,结果彻底失败了。
近来有关政治“转型”的言论,令我想起了另一个更宏大的转型之说。根椐趋势专家,派翠西亞·奧伯汀(Patricia Aburdene)的预测,2010以后的一个大趋势,是资本主义的转型。
奧伯汀在2005年出版的《2010大趋势——自觉资本主义的兴起》(Megatrends - The Rise of Conscious Capitalism)一书中指出,一种新型的资本家正在世界各地涌现,他们不以争取最高利润为目的,而是有意识地为人类,甚至整个地球的福祉服务。这场草根运动,将会改造自由市场,让世界变得更为美好。
她豪迈地写道:“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治疗资本主义。而资本主义可以改变这个世界。”
在金融风暴肆虐,企业丑闻不断的时刻,这样的说法,听起来,就好像那许许多多令人热烈期待,可是却久久不见兑现的各式各样“福音”。
奧伯汀在1990年代,和约翰·奈思比(John Naisbitt)共同执笔畅销书《2000年大趋势》(Megatrends 2000),准确地预测了资讯经济时代,从此奠定了她的趋势专家地位。如果不是这块金字招牌,相信很多人对她的这个资本主义转型的说法,肯定会嗤之以鼻。
“自觉资本主义”的定义
这个新型的资本主义,被奧伯汀称为“自觉资本主义”(Conscious Capitalism),可以定义如下:
一、每个企业都可以为自己创造,或发现一个更深的目的,它超越了利润最大化,不再仅仅追求股东增值; 二、那些最有道德的企业,长期地为与他们相互依存的所有权益相关者(Stakeholders)——客户、员工、供应商、社区和环境,创造价值;
三、以上两个原则,将为投资者创造最长期价值。
上面的第三点,似乎有违常理。一般认为,企业如果要赚取优厚的利润,就不可以太过讲究道德,而这些“道德自觉”的企业,既不追求最高利润,又要照顾那许多客户、员工、供应商、社区以及生态环境,最终却能够为投资者创造最长期的价值,似乎不可思议。
为了说服读者,奧伯汀在书中罗列了大量的数据与例证,有力地证明了那些承担社会责任的公司,确实一次又一次地获得极佳的报酬,它们经常达到并超越市场及其他同业的绩效。
举例来说,国际管理评级机构(Government Metrics International)评比公开上市公司的管理、劳工、环境和法律政策。名列前茅的公司,在市场上的表现,大体都相当优异。而值得注意的是,评比不良的企则往往忝陪末座。
当极具公信力的基金评比机构“晨星”(Morning Star),以超过三年的时间,观察社会责任型股票基金时,发现其中有21%的企业,达到五颗星的评等,是所有共同基金的两倍。
美国成长迅速的大型零售商、美国全食超市公司(Whole Foods Market)的执行长约翰·麦基(John Mackey),公开鼓吹一种以权益相关者为主导的企业文化,让顾客和员工优先于股东。他认为顾客是最重要的,因为假若顾客不满意,公司就没有生意做了。而良好的顾客服务,则需要一个尽心尽力的员工团队。同时,不同于许多公司尽力从供应商榨取利益的做法,他视供应商为营业伙伴,付给公道的价格,全力支持他们,保持长期互信良好合作关系。还有,在善待动物与环保方面,公司也投入了大量的金钱与心力。这些作为,提升了顾客的满意度,推高了销售量、打响了公司的声誉、建立了良好公众形象,并让投资者更有信心,愿意承担更多风险,投入更多资金。
道德与金钱确实可以并存
可见,道德与社会责任,和品牌、领导力、员工士气以及企业文化等关键的经营要素,息息相关。道德与金钱不但可以并存,而且,信任、关怀与诚意等超然的价徝,确实会转换成收入、利润与繁荣。从损益底线的角度来看,这种以权益相关者为主导的经营哲学确实是行得通的。不过如果要汇成一股潮流,成为时代的趋势,则需要一定数量,具有同样文化精神的人口。这群开风气之先,努力在商场上实践道德精神、社会责任感的这群人,到底是谁? 《文化创造者》(The Cultural Creatives: How 50 Million People are Changing the World)一书的两位作者保罗·瑞尔(Paul Ray)和雪莉·安德森(Sherry Ruth Anderson),提供了答案。经过了15年的市场调查、焦点小组和民意测验后,他们提出了在美国与西欧,因人们价值观而产生的不同文化:
一、现代化的族群(Moderns),他们是主流文化的代表,佔人口50%,视成功与金钱为优先考量。主流商业表现了这些现代主义者的思考模式;
二、传统派人士(Traditionals),约佔人口四分之一,重视社群与《圣经》,蔑视女性主义与婚外性行为,这群传统派人士己逐渐凋零;
三、文化创造者(Cultural Creatives)佔美国人口26% 以上,西欧则有30至35%。这群人重视自然、真诚、灵性、和平、人际关糸、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他们既不是现代主义者也不是传统派人士,他们亊实上正在创造着一种崭新文化。根据瑞尔与安德森的估计,这文化群体每年增长1%左右,在五到十年之内,将成为文化主流。
正是这群文化创造者在打造企业的改革。瑞尔宣称,文化创造者当中有1500万名,不是管理者就是专业人士,对企业界有莫大的影哬力。他们是“自觉企业”的投资者以及“自觉商品”的主要消费者。
历史证明,资本主义经济创造财富以及幇助民众脱贫的威力,是无可质疑的。可是,它在道德上,却是中性的。这一经济工具,落在贪婪自私者的手中,很容易就变成了压榨弱势社群的利器。马克思主义,就是要把生产工具置于国家手中,以便公平地分配资源。从道德角度来看,确实是崇高的理想。不过,它却压制了企业精神,并完全忽视了人类利己的驱动力,结果彻底失败了。
“自觉资本主义”(又称“权益相关者资本主义”),兼容了“利他”的道德精神与“利己”的本能动机,似乎是一可行的方向。盖茨与巴菲特之类的慈善资本家的出现,乐观一点,也可看成是资本主义转型的迹象。
作者是本地自由撰稿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