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4日星期四

真名或匿名真的无关宏旨吗?

高极登先生在《网上实名匿名之争》文中说,网上其实无所谓匿名,因为要揪出网名背后的人,并不困难。最后,他认为网民的眼光是雪亮的,真名或匿名无关宏旨。

在回应他的看法之前,先说一下,网络实名制与匿名的主要不同之处。实名制的关键是身份验证。经过身份验证的姓名,指向现实社会中一个真实的人。不象虚拟网名那样,在背后操作的,有时候可以是整群人。

要确认网名背后具体人士的真实身份,并要他为某件网络恶行(如毁谤他人)负责,这类调查追踪,在很多情况下,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成本颇高。这影响到问题解决的及时性,并受到可利用资源的局限。

例如,在时间、金钱、物质以及人力资源吃紧的情势中,如最近的日本地震:当全国在手忙脚乱的应付天災时,还要及时撲灭匿名网络谣言,就显得力不从心了。

一个无辜的人在匿名网络被人毁谤,如果他要启动法律程序,揪出对方,就得准备付出一定金钱时间以及心力资源,而且还不能肯定一定会得到补偿。没有一定财力物力做后盾,一般人是不敢轻易这么做的。这对无辜的受害者是不公平的。而且,由於网络传播迅速范围无限的特性,当受害者发现自己被中伤后,往往无法及时采取制止行动,而那流言就象传染病菌那样散播出去,蔓延滋长。就算最后含冤得直,真相大白,某种不易弥补的伤害已然造成。

可见,在等到遭受匿名网络攻击后,才来应付,是不理想的。最好是能在网络环境中有所设计,使网民有所顾忌,不敢随意发出不负责任的言论。

实名制就有这样的阻嚇作用,所以能减少网络的侵权行为,为民众的隐私、名誉、财产等权利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韩国是世界上互联网最发达、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韩国也是世界上首个推行网络实名制的国家。韩国在2007实行了一种前台匿名,后台实名有限实名制

根据一位美国大学研究员 Daegon Cho 去年发表的报告(Real Name Verification Law on the Internet: A Poison or Cure for Privacy),韩国的“实名验证法”对网络恶言恶行的遏制,收效颇佳。可见,实名制有助于促进网民的责任与自律意识。

很多人担心,实名制对民众的网络参与有抑制的作用。但上述报告指出,在“实名验证法”施行的初期,民众参与确实有下降的现象。不过长期而言,却没有影响。

不同于那些全民乱乱讲的国家,我国社会秩序良好的成就,是极值得珍惜的。

希望我国不会沦为一个“网民乱乱讲”的社会。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