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根据出土的竹简“清华简”,中国专家考证周文王一篇名叫《保训》的遗嘱。在遗嘱中,文王对周武王讲了两件上古的史事传说。用这两种史事说明,他要求太子遵行的一个思想观念:中,也就是后来孔子说的中道,或者中庸之道。
尧帝也曾这样遗训于舜,而舜又传于禹。代代相传,中庸的思想,不但是孔孟之道的精髓,而且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立国之本;成为中华民族薪火不息、延续数千载不衰的秘诀所在。
行动党秘书长、总理李显龙在党大会上讲话时说,“行动党应采取中庸之道,不作极左或极右的死硬派。”
何谓中庸之道?
自五四以来,在打倒孔家店的潮流的影响下,中庸之道的声誉,并不特别好。
汉语里的“中”字,有中间、中等、普通、一般的意思;“庸”字可作平凡、低下、不求上进,没有出息解,因此很容易“顾名思义”误解中庸之道为上述种种贬义,以讹传讹。
其实,中庸之道,完全不是有些人一知半解或故意曲解以为的那种不讲是非的“中间路线”、不容标新立异的保守思想、甘居中游的消极处世态度、或模棱两可的折衷主义。
中庸之道,基本上是决策之道,是优化选择的方法论。务实而符合科学原则,有下面四个纲领:
1、允执其中
简单的说,就是在决策时,正反两方的意见都要掌握考虑。不能只执一端。要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那就是“中”。
孔子在鲁桓公之庙,看到欹器(一种灌溉用的汲水罐子),好学不倦的夫子问守庙者:“这是什么东西?” 守庙者说:“宥坐之器。” 孔子听说过“宥坐之器,虚则欹(倾斜),满则覆。” 于是让弟子注水试验,果然,未装水时罐子略向前倾,待灌入少量水后,罐身就竖起来,而一旦灌满水时,罐子就会一下子倾覆过来。夫子叹日:“吁!少有满而不覆者!” 这里说的“虚”和“满”都是两种极端倾向,宥坐之器因而产生“倾斜”和“倒覆”的现象,只有“中”才能正,“守中”为“聪明圣智”之举!
这种看法,今日看来,平平无奇。但如果在上古时代,与相信上帝是100%正确,没有商量的余地的一神论传统比较,那就理性得多了。
2、不过无不及
中的位置,座落在过头和不及之间。但並非变量在坐标区间的几何中点,而是相对于微分学对应函数最佳极值的位置。
在一切可以量度的应用科学范畴,像黄金分割比例体现视觉最佳效果;或要种好庄稼,土壤酸度必须适宜;或根据不同国情制订适当的税率那样,中庸之道不仅有其科学的定性要求,而且应能在实用层次上做到定量分析,可以计算、检测和考核。
3、和而不同
“和”与“同”,在汉语中可以是同义词,但在这里是有区别的。事物通过变革达到实质上的统一或调谐状态,叫做“和”;掩盖或否定事物的矛盾,只求表面上的整齐一致,谓之“同”。
中庸之道是求“和”之道,以“不同”为求“和”的前提和必然。
与孔子同时代的晏婴曾举烧汤为例,解释“和而不同”的涵义。他说所谓“和”就像厨师拿水、火、醋、醢(鱼肉等制成的酱)、盐、梅等不同甚至对立性质的物质操作调合,烹饪鱼肉,“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使其品味恰到好处,成为享用满意的佳羹。单纯的“同”就如以水调剂水,不用火、醋、醢、盐、梅等配合,必然乏味到无人问津。
在决策的过程中,不可流于一言堂,要让百家争鸣,在黑与白之间,找到光谱的所有色彩,这样才能提高“得中”的可能性。“和而不同”要求常怀兼容精神,像拉丁文“宽容”一词 "Tolerare" 原义那样: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于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或就是现代民主社会人们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是我要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4、通权达变
“情况在不断地变化”。中庸之道要求通权达变(Act as the Occasion Requires),因时、因地、因体制宜行事;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富于灵活性,与时俱进的决策之道。主张见机行事,不拘泥于某种主义、教条而固步自封。
上古是高度迷信,追求神谕的时代。三皇五帝居然弄出了这么一套科学的决策方法论,委实令人惊讶。
不过,如果说中庸之道主张随机应变,那这和识时务的投机骑墙,又有什么分别?
随机应变如果毫无原则, 这个中庸就变成了一个可圆可扁的东西,成了模棱两可、调和折衷、和稀泥为能事,似德非德,而反乱乎德的“乡愿”之道。
儒家是有其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的,那就是“仁”与“礼”。仁就是社会的道德价值。礼就是根据道德价值所制订的法律与行为规范。
作者是自由撰稿人
(早报言论2009-11-07)
札记 - 中庸之道
今年中,根据出土的竹简“清华简”,中国专家考证周文王一篇名叫《保训》的遗嘱。
l 在遗嘱中,文王对周武王讲了两件上古的史事传说。用这两种史事说明,他要求太子遵行的一个思想观念:中,也就是后来孔子说的中道,或者中庸之道。
l 尧帝也曾这样遗训于舜,而舜又传于禹。代代相传,中庸的思想,不但是孔孟之道的精髓,而且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立国之本;成为中华民族薪火不息、延续数千载不衰的秘诀所在
l 行动党秘书长、总理李显龙昨天在党大会上讲话时说,“行动党应采取中庸之道,不作极左或极右的死硬派。“
l 何谓中庸之道?
l 自五四以来,在打倒孔家店的潮流的影响下,中庸之道的声誉,并不特别好。
l 汉语里的“中”字,有中间、中等、普通、一般的意思;“庸”字可作平凡、低下、不求上进,没有出息解,因此很容易“顾名思义”误解中庸之道为上述种种贬义,以讹传讹。
l 其实中庸之道,完全不是有些人一知半解或故意曲解以为的那种不讲是非的“中间路线”、不容标新立异的保守思想、甘居中游的消极处世态度、苟且节制的犬儒主义;或以模棱两可、调和折衷、和稀泥为能事,似德非德,而反乱乎德的“乡愿”之道。
l 中庸之道,是决策之道,是decision making的方法论。务实而符合科学原则。有下面四个纲领:
- 在决策时,正反两方的意见都要掌握考虑。不能只执一端。要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那就是“中”。(允执其中)
- 中的位置,座落在过头和不及之间。但並非几何中点,而是微分学对应函数最佳极值的.位置。(不过无不及)
- 在决策的过程中,不要流于一言堂,要让百家争鸣,在黑与白之间,找到光谱的所有色彩,这样才能提高“得中”的可能性。”和而不同”要求常怀兼容精神,像拉丁文“宽容”一词“Tolerare”原义那样: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由,对不同於自己或传统观点的见解的耐心、公正的容忍;或就是现代民主社会人们常说的一句口头禅:“我不赞成你的话,但是我要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力。(和而不同)
- 情况在不停的变化。昨天对的事,今天可能变得不对了。所以在决策时要与时俱进,随机应变。(通权达变)
l 三皇五帝时代,是个高度迷信的时代。古人居然弄出了这么一套科学的决策方法论,委实令人惊讶。
l 学敏说:我一向不接受这种在正反两方里头去找一个中间点的“和稀泥”。我痛恨这种不着边际的中庸。而且,而且,科学决策,随机应变,这些都是现代人做事的理性。实在不必把孔夫子从棺材里头搬出来指点我们。
l 我说:
一、 不是中间点,而是平衡点,不一定在中间。
二、 中庸之道只是一套决策方法,用不用由你。
三、 不过比起西方一神教传统,认为上帝是100%对的,没有商量的余地。似乎好的多。
四、 西方哲学斩钉截铁,a 就是 a, 不可能是 b. 而东方哲学则认为 a 有时是 a, 不过有时也可能是 b.
五、 最新的量子物理学对世界的看法,据说已遂渐向东方哲学靠拢。
l 学敏说:
如果说中庸之道就是acts as the occasion requires, 那和英文的adapt and change, 和中文的随机应变,识时务,又有什么分别?
然后又说,随机应变不是毫无原则,那到底原则是什么好像也没有一个标准。如果连原则也可以acts as the occasion requires, 那到底这个中庸就变成了一个可圆可扁的东西,那又有什么原则性和普世性?
l 我回答:
儒家随机应变,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就是社会的价值(道德\仁)以及根据道德价值所制订的法律与行为规范(礼)。
2 条评论:
大地说得好!
大地说得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