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ckhat 发表于 2011年3月18日 18时27分 星期五
评论:
这个,我手头有一本1976年出版的《爱因斯坦文集》,其中有一篇文章叫做《自述片断》,剧编者说,这篇文章是爱因斯坦于1955年3月为纪念他的母校“苏黎世工业大学”所以写的一篇回忆录。最早发表于1955年秋出版的《瑞士大学学报》(Schweizerische Hochschulzeitung)上。
下面我从这本书摘几段话给大家看。
“我的目的是要上联邦工业大学(Eidgeno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可是一点不知道怎么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我是一个执意而又有自知之名的年轻人,我的哪一点零散的有关知识主要是靠自学得来的。热衷于深入理解,但很少去背诵,加以记忆力又不强,所以我觉得上大学学习绝不是意见轻松的事。”
“怀着一种没有把握的心情,我报名参加工程系的入学考试。可这次考试可悲的显示了我过去所受的教育残缺不全,尽管主持考试的人既有耐心又富有同情心。我认为我的失败是完全应该的。” “然而可以自慰的是,物理学家H.F.韦伯让人告诉我,如果我留在苏黎世,可以去听他的课。但校长阿尔宾·赫尔伯格(Albin Herzog)教授却推荐我到阿劳(Aarau)州立中学上学,我可以在那里学习一年来补齐功课。”(注:后文写到他最后确实去阿劳州立中学上了一年学)”
“1986-1900年在苏黎世工业大学的示范系学习。我很快发现,我能成为一个中等成绩的学生也就该心满意足了。要做一个好学生,必须有能力去很轻快的理解所学习的东西;要心甘情愿的把精力完全集中于人民所教给你的那些东西上;要遵守秩序,把课堂上讲解的东西笔记下来,然后自觉的做好作业。遗憾的是,我发现这一切特性正是我最为欠缺的。”
“我以极大的兴趣去听某些课。但是我“刷掉了”很多课程,而以极大的热忱在家里向理论物理学的大师们学习。” “不过在这些学习的年代,高等数学并未引起我很大兴趣。……而且由于我的无知,我还以为对一个物理学家来说,只要明晰地掌握了数学基本概念以备应用,也就很够了;……” “在这些学习的年代里,我同一个同学马尔赛耳·格罗斯曼建立的真正的友谊。……在准备考试时他把这些笔记本借给我,这对我来说,就像救命的锚;我怎么也不能设想,要是没有这些笔记本,我将会怎样。”
虽然这篇文章也没法说清楚爱因斯坦到底是好学生还是坏学生。因为好学生/坏学生这个标准实在是太宽泛了。但起码爱因斯坦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信心,认为自己“能达到中等就很不错了”。 并且事实是,他在德国中学毕业后来到苏黎世参加苏黎世大学工程系入学考试,并没有考过,失败了。 然后再阿劳州立中学补习了一年。 并且,爱因斯坦上大学时经常逃课,考试的时候要靠同学的笔记来突击。
所以说,只要这篇文章不是伪造的,起码在一般意义上来讲,爱伊斯坦应该不是一个好学生。我们要知道,爱因斯坦写完这篇文章不久就去世了,算是一个老人对他一生的回顾了。
flys (21556) 发表于 2011年3月19日 01时14分 星期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