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18日星期五

李慧玲的空虚与寂寞


这篇言论,我一直压着没发表,仅在儿位友人间传阅。现在事过境迁,贴在这里,作为心路记彔。对李慧玲小妹妹,我真的毫无恶意。不过就和 “Gila 莫”一样,对她这些间歇性青涩的表演,越看越疲倦。(见 Gila 莫的“李慧玲搔首弄姿”http://mokky13.spaces.live.com/blog/cns!4A30EA4463F08CB2!662.entry?sa=908564569
自古圣贤皆寂寞。

李慧玲是不是圣贤,尚未有公论。

近来,她撰文告诉大家,她在新加坡感到空虚寂寞,引起了许多议论。

一个舞文弄墨的女子,悲花伤月,是常有的事,一般不会引起旁人争议。问题是,李慧玲把她不快乐的原因,归咎於新加坡。

凡新加坡人,对这样的说法,不能没有反应。

例如,她说她“不是一个能够用物质填满精神生活的人。”听她这么一说,我这一个在这里快快乐乐的活了一辈子的新加坡人,不免有些徨恐。马上自我检查精神空间,看看是不是都被物质填满了。

为什么新加坡的文化“贫乏”到令李小姐感到空虚寂寞呢?

李小姐认为,主要的祸首是新加坡当政者,罪状如下:
1. 新加坡政府企图强力规划,并主导“民间活力”。李小姐说,北京与伦敦并不完美,实际上也没有力求完美的企图(是吗?她怎么知道的)。接着说,它们繁华的背后是文化的深度。深度是积累,不是“勾划”出来的。
2. 岛国意愿做文化中介,建漂亮的橱窗展示别人成品;再不然就是文化点缀经济成就。
3. 社会氛围有问题。这些缺陷体现在:(1整体社会环境的思想与表达的自由。(我囯的文化自由比不上她钟爱的北京?)(2)没有一份对知识与文化的尊重。
4. 文化深度上的求索够不够。
5. 官员似乎不称职:负责主导和落实与文化政策相关的官员,包括具体执行的官员,观念开不开阔?专业知识和文化积累足不足够?衡量他们的业绩,是驱导他们看数据、看活动量、看技术,还是允许他们沉着地看整体的文化景观、看全貌、看长远。他们怎么看,业界要得到资助,就会怎么跟、怎么配合。

李小姐的一些说法,在常识的层面上,似乎都说不过去。令人如哽在喉不驳不快。

正如李玮玲指出的,北京与倫敦分别是历史悠久的东西方文化大都会。作为学习的对象还可以,一个独立不到50年的岛国,想要在文化上与之比较,简直离谱。

李小姐用北京与倫敦对比新加坡的文化,进而指出当局种种不是,这种论证方式,犯上参照架构严重不对称的谬误。这不但不是苹果比苹果,橙比橙,更像是用榴莲比红毛丹,然后指责种红毛丹的农夫无能,种不出营养价值和榴莲一样丰富的红毛丹!想一想,就算新加坡官员有三头六臂,在文化上,能在短短的50年追上北京伦敦吗?

李小姐文中最欠公充之处,就是说她感觉到岛国似乎意愿“做文化中介,建漂亮的橱窗展示别人成品;再不然就是文化点缀经济成就。”

试问,有哪一个有点自尊的国家只愿意做文化中介,以文化点缀经济成就。这样的说法不是不理解我国的文化愿景,就是廉价的哗众言论。

此时此地,引进外地艺术,世界级的表演,对我国在提昇文化与经济方面的种种好处,尽人皆知。这里不打算多加说明,以免被人说成是“假设读者智力低等”。

我国经年教育开支超过预算案的五分之一,对国民教育的努力,举世皆知。而我国对知识精英的重视,也是国际常识。所以,当读到李小姐质疑我囯是否有“一份对知识与文化的尊重”时,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李小姐对政府文化发展的规划,很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企图主导“民间活力”。

说老实话,“主导民间活力” 究竟是什么一回事,我实在是百思不解。

对艺术基建的建设,原本就是整个文化开发的一个主要部件。建造剧院,艺术展览馆,让艺术家与艺术团体有低廉的工坊与充裕的表演空间,这些肯定是受艺术工作者欢迎的,有利艺术发展的条件。

而且,只要关注一下囯家艺术理事会的活动,就会了解到我国对艺术文化的建设绝不仅止於艺术基建。

与政府向来施政作风一致,我国的文化建设,计划全面完整,执行力求妥善。从艺术开发(Art development,鼓励本地创作、发掘培育有天分有潜力的艺术家与团体等)到民众参与Art engagement。鼓励学生与民众参加文娱活动),在过去十多年来均已投入了庞大的资源与心力。并在文化自由,审查的尺度,也尽力在我国多元文化宗教的局限下,相应的逐步放松,多方配合。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遂渐开始摆脱“一本正经”的型象,转型成艺术与娱乐多元热鬧的 Fun City。在每一个艺术领域,从大众文化到精英文化,皆看到新秀堀起,朝气蓬勃。

李慧玲最令人失望的地方,是她对本地文化事业,似毫无担当。

如果本地文化真的如她所说那么贫乏,她不也应该有所歉疚吗?作为一位资历不浅的文化人,是否该扪心自问,自己对国家文化的建设,不也有一定的责任。在文中看到的,却完全只是一种受害者的姿态,本地文化事业不振,似与她无关。

有了一流的剧院,画廊,如果本地文化人无法创造出像样的戏剧,画作。怨谁?

其实,这正是许多本地文化人一贯的态度。一天到晚嚷嚷,申诉本地没有让文艺蓬勃发展的“肥沃的土壤”,却从不问问,自己交出的成绩单,能为本地文化增添色彩吗?

世界文化史中,许多真正的艺术人才,都是在最艰困的时代诞生的。例如中国五四时代的作家,苏共时代的异议文化人(如索尔仁尼琴),他们与建制抗争,哪能巴望当权者为他们提供“肥沃的土壤”,而苦难的生活经历,却无损他们的艺术造诣
本地一些怨天尤人的文化人,虽然没有什么骄人的成绩,却往往眼界奇高,习惯看不起的国人。
记得有一位本地文化人,离开新加坡旅居囯外时,在飞机上看到下面万家燈火,便居高临下的说,这是一个百种米养一种人的地方,没什么可以留恋的
同样的,李慧玲在从北京回家的飞机上,立刻感到无限的“寂寞和空荡”。

新加坡,不论怎样看,都可说是一个资讯开放、充满动力的国际大都会。而文化需求不寻常的李小姐,一踏上归途就斯人憔悴,并且告诉人,她只有在北京与倫敦,才能如鱼得水,感到自在。

这样的姿态,不可谓不高!

3 条评论:

雪泥 说...

如果在一个真正尊重言论与文化多元的社会,李慧玲的文章只能激起对文化建设更多的反思,更多的讨论,只会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但,我看到的是李慧玲自从在早报星期天发表那篇文章后便受到了上面的打压,从此被消声,没有让她公开回应辩论的机会。这是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呢?这些打压她的人在怕什么呢?

伏尔泰有句名言:“虽然我不同意你所说的每一个字, 但是我愿意誓死捍为你说话的权力。”

竟然还有人无视这种不公平的怪现象,乘她销声匿迹几个月后企图歪曲她的文字,对她落井下石。

这样的姿态,不可谓不下流卑鄙!

吴大地 说...

首先,让我澄清一下,我不知道李慧玲发表文章之后,有没有受到“上面”的打压,并且被“消声”,不让她公开回应。

你说的这些,是真相吗?还是你“想当然”的猜测。

你说我歪曲她的文字,我反复检查了几遍,自觉没有对不起她的地方。你可以举出例子,说清楚一点吗?

你说我落井下石,下流卑鄙。你似乎忽视了下面一些事实。

如果我有意伤害李慧玲,那为什么我不把这篇言论发表在报章上,或者贴在读者比较多的网上论坛?

我的博客向来门庭泠落,来来去去的,仅是几个相识的朋友。

我在贴这篇言论时,为了避免招摇,还特地删了一篇旧帖,贴在一个过期的版位上。

如果你有诚意讨论问题,请针对内容发言。不要毫无证椐的,随便揣测别人的动机。

吴大地 说...

我对新加坡文化问题,立场向来一贯。

从我以前发表过的言论可以看出:如:“文化政策与口水”,“文化是好生意”“ 有人忘了百年树人吗? - 评早报社论以及韩山元的怪论”等等.

我对李慧玲言论的驳斥,只是我立场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