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4日星期五

“艺术人才引进和本土文化建设”读后感



如果有一间餐馆,以往门庭若市,生意兴隆, 今日却门可罗雀,惨淡经营。试问,问题最有可能出在谁身上?是顾客还是餐馆的经营者?是因为顾客飮食的品味下降?还是餐舘经营不当 或品管不佳,菜肴质素变样、或菜式保守,跟不上时代,失去竞争力。
邹璐昨天在《艺术人才引进和本土文化建设》文中说,今日华乐观众逐渐流失,且有老化之势;只剩一些夕阳长者,年轻人都不见了!
如果她说的是事实,那真的有檢讨的必要,问题究竟出在那里?
近年来我国对艺术文化发展的推动,可说是不留遗力。
2000年,政府就制定了明确严谨的创意产业发展策略。除了硬件与软件上的规划,新加坡也自教育方面着手,在不同的教育阶段推行艺术文化的发展。仅在文化基建,投资已超过10亿新元。
我国推广华乐的努力,有目共睹。国家不但成立了有75名演奏家的专业新加坡华乐团,还在大学、工艺学院、艺术学校开办华乐课程。并经年举办全国性的华乐比赛以及中小学校际华乐比赛,广泛鼓励民众与学生参与。本地近年来新成立的华乐团体众多,密集度在亚洲可说是首屈一指。
如果耗费了那么多人力物力,却从“鼎盛的七八十年代”滑落到 “日薄西山”的地步。那是因为新加坡观众艺术品味日趋低下呢?还是该归咎那些专业艺术人才,不能与时俱进,保持对观众的吸引力?
其实,经典艺术的衰微,早已经是个世界趋势。美国2006年一份公共政策的报告,就确认了这个现象。(The Creation of a Subculture: The Decline of the Arts in a Society Dominated by Technology, Science, and Economics by Ronda M. Mains,
年轻一代对传统艺术失去兴趣,也是一个长期令世界各国文化界头痛的问题。
不过这也不能怪年轻人,艺术潮流总是随着时代而变迁。那些跟不上时代的艺术形式,迟早要面对被淘汰的命运。例如,日本的“能”剧与希腊的古典悲剧,现在大都已变成满足“文化旅客”好奇心的文化口红。真正会欣赏的“知音”能有几个?
保留传统艺术、文化遗产当然是件很重要而且有意义的事。但是如果坚持原滋原味,一成不变,那只好认命 - 接受小众艺术的位置。
若要叫好又叫座,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就必须改良变革,与时俱进,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这方面成功的例子很多,西方的古典音乐、凯尔特古乐、红印第安祭曲等,经过现代艺术家的点金处理后,立刻被年轻一代热情拥抱。
我总觉得想要影响群众的艺术家就好像厨师,总不能要求顾客迁就你。你煮出来的食物不受欢迎,如果不设法改进、创新,就只好等着被顾客遗棄。艺术生涯,向来不容易。
本地华乐,如果真的如邹璐说的那样,日渐被民众冷落。那我国的华乐界艺术人才,似乎应该问问自己,为什么不能跟上潮流,创造出民众喜见乐闻的新作品。
長久以来,新加坡有一些艺术工作者,当他们的作品没有市场时,很少扪心自问,负起失败的责任。而是伸出長長的食指,到处乱指:观众没有艺术修养啦、国家的文化建设做得不够啦,没有人替艺术家買单啦。。。
邹璐这篇文章典型的体现了这种偏颇的态度。
在描绘了华乐黯淡的前景之后(真的有这么糟吗?),她立刻把矛头指向社会大环境:仿佛餐馆的生意不好,完全不关厨师的事,他们没有責任。
在她眼中,我国的艺术文化生态环境,实质而言,简直糟透。
她说:“我们自己的年轻有天赋的艺术人才却在不被鼓励的社会大环境下,被扼杀牺牲掉,没有人愿意为他们的艺术生涯买单,他们甚至得不到来自家人朋友的鼓励和支持,遑论外部社会,这是社会意识导向的结果。惋惜之余,我们不禁想,没有自我成长的生态环境,人才引进就还是一轮接一轮的工具使用。
真的是这样吗?如果是的话,那我国这多年来的艺术文化建设,可说是失败的相当徹底。那么多钱,那些助学金、奖学金都不知道花在什么地方了。
邹璐还问:“我们自己的本土音乐人才在哪里?”
本地乐坛真的空白一片吗?
联合早报 言论 2009年9月8日 题目被编辑改为“为传统艺术注入新的生命力”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