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7日星期三

新加坡人参与了辛亥革命”吗?

这篇言论不蒙早报言论刊用,不知道是不是与韩山元先生或白马非马的名字有关。

新加坡人参与了辛亥革命吗?

近来,一位网民白马非马,在随笔南洋网的论坛上说了一句话,“从来没有新加坡人参予过辛亥革命

他的这句话,引出韩山元的质疑:中国同盟会新加坡分会的三位领导人张永福、陈楚楠与林义顺都出生在新加坡,在新加坡受教育与成长,请问他们不是新加坡人吗?

白马非马则认为,这些革命义士的身份,是新加坡华侨,当时还没有新加坡这个国家。

于是引爆了一场“谁是新加坡人?”的网上辩论。各路人马纷纷加入战围。事关国家认同,大家越谈越激动,口沫,眼淚与鼻涕齐飞。不过,有关各造似乎都秉承了死不认错的网络辩论传统,直到今天,在混战了十多天之后,大家都还毫无倦色,悻悻然的各不相让。

这类纠缠不清的概念,向来被我视为个人的挑战,不弄清楚不能安眠,於是也加了把嘴。下面是我的看法。

一些比较抽象的名词,如民主,自由,公正等,其涵义往往因人地时空,而有所不同。“新加坡人”这个名词,也一样。在沟通时,如果能够先把其含义厘清,比较容易找到交集点。

如果我们说某某是新加坡人,可以从下面四个角度看。

1
,从法律的角度着。如果法律承认他是新加坡人,那他就是法律上的新加坡人。
2
从个人认同的角度看。最容易的,是直接问当事人,他是什么人:是中国人、印度人,菲律宾人还是新加坡人?如果他认同的是印度,就算有新加坡公民权,没有人可以抢走他精神上的认同感。本质上,他是印度人。不过,我见过很多外地公民,他们从小在新加坡长大,生活习惯、语言文化完全与本地人无异,如果他们认同新加坡,我们当然可说,实质上他是新加坡人。
3
,从他的居住地看,这就好像我们说麻坡人,梹堿人一样。
4
,从文化的角度看。如果有一个人,他说他是英国人,可是他既不会讲英语,对英国社会的文化习俗也毫无认识,就算他有英国passport。你能摸着良心说他是英国人吗?

所以当我们在讨论时,应该先弄清楚我们说的新加坡人是指上面4项的那一项,这样才会减少混乱。

那位网民白马非马说,那些参与辛亥革命的义士,从文化,认同心态以及当时的殖民地的法律看,他们只能算是海外华侨,不是新加坡人。明显的,那是从上面说124 的角度看。没错。

韩山元说,他们在新加坡出生,成家立业,所以是新加坡人。那是从3着眼,当然也没错。

如果你问这些革命义士,他们是中国人还是新加坡人。答案是肯定的。是中国人!

不过,如果你对他们留在新加坡的后代子孫说,这些人不是新加坡人,那就未免太没有人情味。如此看来,从不同的语境脉络出发,说“新加坡人参与了辛亥革命,或“新加坡华侨参与了辛亥革命”都似乎说得通。

不过,如果从沟通(communication)的要求看。“新加坡华侨参与了辛亥革命”的说法,则比较准确。

首先,相对“华侨”而言,“海外华人”,“新加坡人”在历史上的意含,是有区别的。

杨荣文在谈到辛亥革命时说,“在殖民统治时期,许多海外华人的忠诚的对象是中国,而不是他们当时住的地方。”“把海外华人的政治忠诚重定向到东南亚新独立的国家,是一个历时几十年的斗争。”“1955年周恩来总理在万隆,诫勉海外华人成为他们住在国家的忠诚的公民,是明智的和必要的。他们的地位,从‘华侨’改变‘海外华人’。”“对于海外华人,把自己对华族的‘文化认同’与‘政治忠诚认同’分开,是至关重要的。没有一个明确的区分,会有很多问题。当然,看到中国迅速发展,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和高兴,因为这不仅对我们的经济有好处,同时也提高了我们在世界上的尊严。同样的,当清代中国软弱并遭人践踏时,所有华人都感觉得被世人贬低。但是,这与我们的政治忠诚,不能混为一谈。这样一来,海外华人可以庆祝他们作为新加坡人,马来西亚人,美国的人的华族性( Chineseness)而不会被人误解。

同时,在沟通时,必须照顾到“受众”的知识背景。现在说的话,当然是说给现在的人听。

如果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上写道,“1910年,有些新加坡人,跑到中国去参加辛亥革命,其中几个还牺牲了。”新加坡的学生读了,一定会十分困惑。为什么新加坡人要参加中国的革命运动?

如果改成“在1910年,有些在新加坡的华侨参加了辛亥革命。”相信他们会比较容易理解。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