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教育的弊端,相信大家都很淸楚。那是填鸭多于教育。教师和学生的目标都很明确——一张可观的文凭。至于真正的学识涵养,那是附加价值,次要的考量。
相信很多人都可以根据个人经验见证,在昏天黑地的考试之后,几乎是立刻地,便把那硬生生塞进脑袋中的所谓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殘存下来的,内化了,日后可随时召回运用的知识,所剩无几。不过大家都知道,那没多大不关系,最重要的是考试的成绩。
经过这种炼狱的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在经过多年的“教育”之后,大都消耗得七七八八。很多人在毕业之后,就从此再也不踏进图书馆。
学习,原本是人生的最大乐趣之一。孩子天性好奇,喜欢问东问西。人是天生喜爱学习的。
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喜好,其实不难,关键是,只要不去扼杀他学习的天性就可以了。帮助他发现他的兴趣所在,发掘他的潜能,让他做他喜欢并擅长做的事,就能顺水推舟,造就一个终身的学习者(lifelong learner )。
朋友向来懒洋洋的儿子,在小学五年级时突然迷上养殖热带鱼。朋友并没有像一些家长那样,怕他玩物丧志而阻挠他的嗜好,反而多方鼓励,带他去海底世界,去图书馆找资料,出资买鱼缸气泵等等。奇怪的是,当孩子兴致勃勃的玩鱼的同时,其它的功课的表现,也跟着转好。今天,这孩子已成了个海洋生物学家。
最重要的是,家长不能先入为主,自以为是,替他选择嗜好,迫他做他不感兴趣的事。孩子个个不同,各有各的习性,不一定会按照父母的愿望而成长。
我喜欢绘画,先前以为我的宝贝女儿一定多少遗传了一点绘画基因。豈知她一点面子都不给,既无兴趣,又无天份。退而求之,带她去幼儿音乐班,去了几次,也不见热情,最后居然选上了我看到就打瞌睡的芭蕾舞。芭蕾舞训练非常严苛,还以为娇生惯养的她,迟早会知难而退,没想到她竟能以优异的成绩,取得髙级文凭。大学毕业后还选择了与舞艺界有关的职业。
我当然希望她当律师什么的,不过看到她二心不用,敬业乐业,与我们往日“打工”心态截然不同,老怀甚慰
工业时代教育体制不适数码时代
享誉国际的人类潜能开发先驱,肯·罗宾森(Ken Robinson)认为,那些找到自已的“天命”,全力以赴的人,是幸福的。好像孔子,“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达文西也说过:“充实的一天带来好眠,充实的一生带来安息。”
罗宾森对传统教育非常不满,认为僵硬的教育糸统往往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学习的兴趣以及创造力。他指出,为工业主义服务的传统教育系统,已无从应对数码资讯时代的需求。
在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劳力工作与简单脑力工作,都被外包到薪资低廉的第三世界。先进国家要维持领先地位,唯有不断创新产品,以及专注于精深的专业或技术领域。最好的例子是iPhone。其零件大部份在中国、印度或台湾制造;可是赚最多钱的,则是引领时尚潮流,率先开发设计,身在美国的苹果公司。
21世纪职场上需要的能力,是创造、革新、独立思考与应变的能力。在这个潮流稍纵即逝,时局瞬息万变的新时代。进入社会的毕业生,再也不能奢望老一辈那种“一份工打一辈子”的职业生涯。大部人会常常被迫中途转换职业,甚至同时为几个不同雇主工作。将来,唯有那些自动自发,能不断自我更新的终身学习者,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
为了应对环球新环境的严峻挑战,先进国家的教育界,莫不殚精竭虑,汲汲探索改造公共教育。近来逐渐出现了一个方向,那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哲学。不再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育过程中发掘个别学生的天份潜能,幇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尽量发挥,登上各自的高峰。重点在于个人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不再只关注书本知识的灌输。
不管是美术、音乐、体育、娱乐、时尚、烹饪,哪一行都需要人才,不再只着重传统智力科目。今日在囯际社会创造巨量财富的新兴产业,如英超联赛,街头踢踏舞次文化,都是以往不能想象的。
罗宾森在他的著作《让天赋自由》中写道:“从我们面对的挑战看来,教育体系不只需要改革,更需要转型。转型的关键是避免追求一致性,适应个体的要求,发现每个孩子个人的天赋。我们营造的教学环境必须让孩子产生学习欲望,并自然发现自己真正的热情,找到自已的‘天命’。”
在传统教育中,我们常常看到大人与小孩对抗的局面。家长望子成龙,往往忽视孩子的天性与能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多方施压。而最苦的是孩子。备受长期高压,他们天生的学习热情,能不被扼杀吗?
近来沸沸扬扬的母语教育争论,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个别孩子语文能力的局限: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能力兼通两种语文的。做父母的无不希望看到自已的孩子能掌握多种语文。问题是,不是每个家长都那么幸运,有个语言天资聪颖的孩子。强人之所难,往往会造成反弹。
很少孩子是天生喜欢吃苦瓜的,如果强迫喂食,可能因此造成他永远憎恨苦瓜。大人在决策时,如果能从孩子的角度着眼,相信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害。
(2010-05-18)早报言论
1 条评论:
善哉先生此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