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21日星期五

研究人员恢复老年老鼠的记忆活力

matrix 发表于 2010年5月19日 17时00分 星期三

一个与年龄相关的痛苦事实是:我们的认知能力从40岁后开始呈下降趋势。饮食、运动、营养品和长期的治疗或许能推迟这一进程,但年龄最终无视一切。根据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德国科学家在遏制认知能力下降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研究人员从学习和记忆基因群中识别出一个基因开关,能导致年老老鼠发生记忆障碍。通过注射一种酶,研究人员“翻转”了年老老鼠的基因开关,使它们的学习和记忆表现达到了年轻老鼠的水平。他们希望这项发现最终能帮助人类恢复记忆活力。

2010年5月19日星期三

回应顾建忠老师


顾建忠先生昨日在言论版发表的《语言是工具,不是专业》文章里,说我在《学习的热情》中,把工具性的语言与专业兴趣两种课程的学习,混为一谈。
  呼吁公共教育系统重视学生个别的差异,是我这篇言论的重点之一。学生的差异包括了兴趣的差异与能力的差导。我在谈到母语教育问题时,很清楚的是指能力的差异——近来沸沸扬扬的母语教育争论,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个别孩子语文能力的局限: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能力兼通两种语文的。
  顾老师失察了!
  理想的公共教育系统,应有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的机制。
  公共教育主要的目标之一,是培养一个对社会国家有贡献的公民。一个公民要能够在社会中有效运作,必须有能与其他公民沟通的语言能力,基本的常识(如算术科学),以及法律价值观念等。公共教育肯定不能只关注学生个人的兴趣。

2010-05-20)早报交流
《语言是工具,不是专业》顾建忠 http://www.zaobao.com/yl/yl100519_004.shtml

2010年5月17日星期一

奥巴马派遣核专家处理墨西哥湾原油泄漏

matrix 发表于 2010年5月16日 13时10分 星期日

美国已经派遣一个核物理学家小组,去帮助英国石油公司(BP)去处理墨西哥湾灾难性的Deepwater Horizon油井原油泄漏事故,奥巴马政府对于石油巨头无力控制局势而感到沮丧。这个五人组成的专家小组包括了82岁的Richard Garwin,美国的首颗氢弹设计者;以及Tom Hunter,美国能源部Sandia国家实验室主任。这五位科学家与能源部长朱棣文于本周初一同访问了BP设在休斯顿的危机处理中心。希望美国不是真的在考虑俄罗斯建议的核爆选择

2010年5月15日星期六

学习的热情

应试教育的弊端,相信大家都很淸楚。那是填鸭多于教育。教师和学生的目标都很明确——一张可观的文凭。至于真正的学识涵养,那是附加价值,次要的考量。
  相信很多人都可以根据个人经验见证,在昏天黑地的考试之后,几乎是立刻地,便把那硬生生塞进脑袋中的所谓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殘存下来的,内化了,日后可随时召回运用的知识,所剩无几。不过大家都知道,那没多大不关系,最重要的是考试的成绩。
  经过这种炼狱的学生,与生俱来的学习热情,在经过多年的教育之后,大都消耗得七七八八。很多人在毕业之后,就从此再也不踏进图书馆。
  学习,原本是人生的最大乐趣之一。孩子天性好奇,喜欢问东问西。人是天生喜爱学习的。
  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喜好,其实不难,关键是,只要不去扼杀他学习的天性就可以了。帮助他发现他的兴趣所在,发掘他的潜能,让他做他喜欢并擅长做的事,就能顺水推舟,造就一个终身的学习者(lifelong learner )。
  朋友向来懒洋洋的儿子,在小学五年级时突然迷上养殖热带鱼。朋友并没有像一些家长那样,怕他玩物丧志而阻挠他的嗜好,反而多方鼓励,带他去海底世界,去图书馆找资料,出资买鱼缸气泵等等。奇怪的是,当孩子兴致勃勃的玩鱼的同时,其它的功课的表现,也跟着转好。今天,这孩子已成了个海洋生物学家。
  最重要的是,家长不能先入为主,自以为是,替他选择嗜好,迫他做他不感兴趣的事。孩子个个不同,各有各的习性,不一定会按照父母的愿望而成长。
  我喜欢绘画,先前以为我的宝贝女儿一定多少遗传了一点绘画基因。豈知她一点面子都不给,既无兴趣,又无天份。退而求之,带她去幼儿音乐班,去了几次,也不见热情,最后居然选上了我看到就打瞌睡的芭蕾舞。芭蕾舞训练非常严苛,还以为娇生惯养的她,迟早会知难而退,没想到她竟能以优异的成绩,取得髙级文凭。大学毕业后还选择了与舞艺界有关的职业。
我当然希望她当律师什么的,不过看到她二心不用,敬业乐业,与我们往日打工心态截然不同,老怀甚慰
工业时代教育体制不适数码时代
  享誉国际的人类潜能开发先驱,肯·罗宾森(Ken Robinson)认为,那些找到自已的天命,全力以赴的人,是幸福的。好像孔子,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达文西也说过:充实的一天带来好眠,充实的一生带来安息。
  罗宾森对传统教育非常不满,认为僵硬的教育糸统往往扼杀孩子的好奇心,学习的兴趣以及创造力。他指出,为工业主义服务的传统教育系统,已无从应对数码资讯时代的需求。
  在全球化的今天,许多劳力工作与简单脑力工作,都被外包到薪资低廉的第三世界。先进国家要维持领先地位,唯有不断创新产品,以及专注于精深的专业或技术领域。最好的例子是iPhone。其零件大部份在中国、印度或台湾制造;可是赚最多钱的,则是引领时尚潮流,率先开发设计,身在美国的苹果公司。
  21世纪职场上需要的能力,是创造、革新、独立思考与应变的能力。在这个潮流稍纵即逝,时局瞬息万变的新时代。进入社会的毕业生,再也不能奢望老一辈那种一份工打一辈子的职业生涯。大部人会常常被迫中途转换职业,甚至同时为几个不同雇主工作。将来,唯有那些自动自发,能不断自我更新的终身学习者,才能在这种环境中生存。
  为了应对环球新环境的严峻挑战,先进国家的教育界,莫不殚精竭虑,汲汲探索改造公共教育。近来逐渐出现了一个方向,那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哲学。不再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在教育过程中发掘个别学生的天份潜能,幇助他们在不同的领域,尽量发挥,登上各自的高峰。重点在于个人素质与能力的培养,不再只关注书本知识的灌输。
  不管是美术、音乐、体育、娱乐、时尚、烹饪,哪一行都需要人才,不再只着重传统智力科目。今日在囯际社会创造巨量财富的新兴产业,如英超联赛,街头踢踏舞次文化,都是以往不能想象的。
  罗宾森在他的著作《让天赋自由》中写道:从我们面对的挑战看来,教育体系不只需要改革,更需要转型。转型的关键是避免追求一致性,适应个体的要求,发现每个孩子个人的天赋。我们营造的教学环境必须让孩子产生学习欲望,并自然发现自己真正的热情,找到自已的天命
  在传统教育中,我们常常看到大人与小孩对抗的局面。家长望子成龙,往往忽视孩子的天性与能力,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多方施压。而最苦的是孩子。备受长期高压,他们天生的学习热情,能不被扼杀吗?
  近来沸沸扬扬的母语教育争论,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个别孩子语文能力的局限: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能力兼通两种语文的。做父母的无不希望看到自已的孩子能掌握多种语文。问题是,不是每个家长都那么幸运,有个语言天资聪颖的孩子。强人之所难,往往会造成反弹。
很少孩子是天生喜欢吃苦瓜的,如果强迫喂食,可能因此造成他永远憎恨苦瓜。大人在决策时,如果能从孩子的角度着眼,相信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伤害。
2010-05-18)早报言论

2010年5月12日星期三

HOW ENGLISH ERASED ITS ROOTS TO BECOME THE GLOBAL TONGUE OF THE 21ST CENTURY

From The Guardian:

The India of Hobson-Jobson has also found a new global audience. A film such as Mira Nair'sMonsoon Wedding is typical of the world's new English culture. The Indian bridegroom has a job in Houston. The wedding guests jet in from Melbourne and Dubai and speak in a mishmash of English and Hindi. Writing in the Sunday Times, Dominic Rushe noted that Bollywood English is "hard to reproduce in print, but feels something like this: "Yudhamanyus ca vikranta uttanaujas ca viryanavan: he lives life in the fast lane." Every English-speaking visitor to India watches with fascination the facility with which contemporary Indians switch from Hindi or Gujarati into English, and then back into a mother tongue. In 2009, the film Slumdog Millionairetook this a stage further. Simon Beaufoy's script, a potpourri of languages, adapted from an Indian novel, was shot in Mumbai, with a British and Indian cast, by Scottish director Danny Boyle, but launched worldwide with an eye on Hollywood's Oscars, where it eventually cleaned up.

India illustrates the interplay of British colonialism and a booming multinational economy. Take, for instance, the 2006 Man Booker prize. First, the result was broadcast on the BBC World Service from Delhi to Vancouver. The winner was The Inheritance of Loss by Kiran Desai, an Indian-born writer who had attended writing classes in New York. So far removed from any English experience, though steeped in its literary tradition, was The Inheritance of Loss that, finally, the British critic John Sutherland was moved to describe Desai's work as "a globalised novel for a globalised world". The writer herself is emblematic of the world's new culture: educated in Britain and America, she wrote her novel in her mother Anita Desai's house in the foothills of the Himalayas, and boasts on her website of feeling "no alienation or dislocation" in her transmigration between three continents.

More here.

THE MORAL LIFE OF BABIES

Paul Bloom in The NYT Magazine

Why would anyone even entertain the thought of babies as moral beings? From Sigmund Freud to Jean Piaget to Lawrence Kohlberg, psychologists have long argued that we begin life as amoral animals. One important task of society, particularly of parents, is to turn babies into civilized beings — social creatures who can experience empathy, guilt and shame; who can override selfish impulses in the name of higher principles; and who will respond with outrage to unfairness and injustice. Many parents and educators would endorse a view of infants and toddlers close to that of a recent Onion headline: “New Study Reveals Most Children Unrepentant Sociopaths.” If children enter the world already equipped with moral notions, why is it that we have to work so hard to humanize them?

A growing body of evidence, though, suggests that humans do have a rudimentary moral sense from the very start of life. With the help of well-designed experiments, you can see glimmers of moral thought, moral judgment and moral feeling even in the first year of life. Some sense of good and evil seems to be bred in the bone. Which is not to say that parents are wrong to concern themselves with moral development or that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children are a waste of time. Socialization is critically important. But this is not because babies and young children lack a sense of right and wrong; it’s because the sense of right and wrong that they naturally possess diverges in important ways from what we adults would want it to be.

Posted by Robin Varghese at 06:21 PM |

2010年5月11日星期二

盖茨资助海水造云机器

环保主义者一直争论,利用技术改造气候的地球物理工程是否是对付气候变化的一种有效方案。但现在地球工程方案得到了包括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在内的重量级人物的支持。盖茨宣布计划投资30万美元研究海水造云机器,这种机器由旧金山的一家研究机构Silver Lining开发,能抽取海水喷射到高空。通过将海水分解成细小的颗粒,然后喷到超过千米的高空中,增加云的密度,反射太阳光阅读更多...

母语

2010年5月5日星期三

有效写作十三篇 王烁


每个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人都能写好情信、家书和博客,但能够围绕事实清楚明白有条理地写新闻报道的人却少得多。写好这种文章需要才能但不是天才。它可以通过训练获得,并不容易但努力会有收获。不像写小说,努力不可或缺,但无法战胜天份。
因为职业关系,我看过一些写作手册。他们主要来自英文媒体,如Bloomberg Way,以及我接下来要译介的The Economist Style Guide。中文媒体的写作手册,我只见过《财经》自己编制的。这类手册与法度森严的辞典不同,往往没有严格的编制,更像是层积岩,经验与教训在时间中层层积淀。你看得见每一层。
《经济学家》杂志(The Economist)在新闻界地位特殊。它每周出版一次,形态明明是杂志,但至今仍坚持把自己叫作报纸(Newspaper)。叫报纸就叫报纸,但它其实离新闻密集型很远,而是依托于其他新闻媒体所报道的事实,在此基础上发表分析、意见与评论。文章一般很短,两页算长,无署名。整本杂志从头到尾文风一致,见解一体,如一人所写。在大洋对岸的美国新闻界,这种新闻操作方法并不被认同。某日与一众美国大报记者吃饭,欢宴之余,一人率尔说道,Economist貌似什么都懂,其实是装的!一桌老美都击节
但你不能与成功对着干。《经济学家》目前为止几乎免于受到经济危机和行业变迁的双重冲击,有可能还更加成功,过去两年发行量有明显增长。在大多数人信息过载的时候,《经济学家》有特殊的吸引力。每周四出版,到周末看完,一周大事齐备,观点引人思索,写作有强烈风格。对读者这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说来简单,但今天的美国《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商业周刊》都不能提供这个解决方案了。“《经济学家》是惟一的我能从中学到东西的杂志”,一位曾经的顶级投资银行家告诉我。........

科学家发现与美女会面有害健康


matrix 发表于 2010年5月04日 10时12分 星期二

西班牙瓦伦西亚大学的科学家发现和美女见面可能有害健康。他们发现只要和一名美女单独相处5分钟,人体的压力荷尔蒙“可体松”浓度就会升高。在认为美女“高不可攀”的男性当中,这种影响特别明显。研究员对84名男学生进行实验,逐一请他们待在房间内解答数独问题,一男一女两名陌生人也在房内。当女子离开,房内只剩下2名男子坐在一起时,自愿接受实验的男子,压力水平没有增加。然而,当受测者和女子两人独处一室时,他的可体松水平会上升。少量的可体松有提高警觉性、促进健康的正面影响。然而,长期偏高的可体松浓度,会让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及阳痿等疾病恶化。http://science.solidot.org/

2010年5月3日星期一

“乳震”与地震有无联系?

matrix 发表于 2010年5月02日 22时36分

本周一(4月26日),普渡大学女生发起的“Boobquake”活动在全世界同时展开,穿着暴露的女性走上街头,验证是否如伊朗神职人员所说的那样引起地震。根据发起人Jennifer McCreight的统计,4月26日地震数量既不多也不严重(台湾外海发生的6.5级地震最大),事实上它的密度还不到平均值。她的结论是露胸的上衣和短裤子看起来对地震并无影响。从1990年到2008年,平均每年发生19起致命的地震,每天发生致命性地震的几率大约为5%,而周一共发生了5级以上地震四起,没有一次是致命的。当然,这项研究纯粹是娱乐性的,如果真的严肃的探讨地震和乳震之间的因果联系,我们可能要首先假设地震或者制造地震的“神”具有人性,同时考虑其它惹恼“神”的因素,比如已经启动的大强子对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