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副画或者图片我就不喜欢了。另我觉得很不安,而且我看不出有什么美感。
我倒觉得挺幽默的。这种以轻松华丽的方式处理死亡与腐朽的style,似已成一种风气。去年迪尼斯的一套儿童动画片"The Cropse Bride",就是类似风格.
“死亡的愿望”?
佛洛依德晚年提出的理论,人除了求生的欲望也有求死的欲望。佛洛姆称之为“恋屍性"necrophilia。有这种倾向的人,会喜欢一切与死亡有关的事物。最极端、最病态发展是屍奸。说来话长,有兴趣可去 google 一下.或找佛洛姆的著作 - “人的心”看看.希特勒据说有恋屍倾向.
佛洛姆 Erich Fromm,是德国猶太藉心理分析学家.2次大战时逃到美国.很多人把他和佛洛依德混淆了.
对死亡的无知,才会对死亡崇拜。做人就要做到生无可喜死无可悲。这世界是两极的,有生就有死,有光就有暗,有美就有丑。我知道什么是不美的,也知道它们存在的价值,可是I choose to stand on the light side.
发表评论
6 条评论:
这几副画或者图片我就不喜欢了。另我觉得很不安,而且我看不出有什么美感。
我倒觉得挺幽默的。
这种以轻松华丽的方式处理死亡与腐朽的style,似已成一种风气。
去年迪尼斯的一套儿童动画片"The Cropse Bride",就是类似风格.
“死亡的愿望”?
佛洛依德晚年提出的理论,人除了求生的欲望也有求死的欲望。
佛洛姆称之为“恋屍性"necrophilia。有这种倾向的人,会喜欢一切与死亡有关的事物。最极端、最病态发展是屍奸。
说来话长,有兴趣可去 google 一下.或找佛洛姆的著作 - “人的心”看看.
希特勒据说有恋屍倾向.
佛洛姆 Erich Fromm,是德国猶太藉心理分析学家.2次大战时逃到美国.
很多人把他和佛洛依德混淆了.
对死亡的无知,才会对死亡崇拜。做人就要做到生无可喜死无可悲。
这世界是两极的,有生就有死,有光就有暗,有美就有丑。我知道什么是不美的,也知道它们存在的价值,可是I choose to stand on the light side.
发表评论